对茶陵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

发布时间:2014-06-11

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   胡彬文
2014年4月
   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,回归自然,绿色环保消费深入人心,休闲农业逐渐成为重要消费热点。休闲农业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、两型社会建设、安排农民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综合作用,尤其是在当前推进城镇化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举足轻重。下面就茶陵县休闲农业的现状、问题、对策谈几点看法:
    一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
    (一)经营规模不断壮大。截止2013年,全县从事休闲农业经营的企业及个体有27个,其中农家乐22个,休闲农庄5个,省级5星级休闲农庄2个(神农度假村、慧科生态园),省级4星级休闲农庄1个(万樟园林),有2个(惠农山庄、洣水风情)已停止营业,这些休闲农庄主要从事餐饮住宿、树木花卉,休闲农庄总面积3500亩,已征地280亩,占用水用面积445亩,新开垦、改良荒地、荒滩2104亩。休闲农业的基础建设日趋规范,经营规模不断扩大,消费者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。
    (二)社会效益日益凸显。2013年,休闲农业安排就业580人,带动农户286户,完成营业收入2416万元,接待游客17万人次,利润总额415万元。其中,休闲农庄2011年、2012年、2013年分别完成经营收入1155万元、1478万、1650万元,2013年休闲农庄上缴税金65万元,发放职工工资305万元,安排196个农民工就业,接纳11个大学生就业。休闲农业在带动农民就业、改良荒山、改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,符合当前两型社会建设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,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,尤其是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。
    (三)地方政府愈加重视。县委、县政府已连续三年将万樟园林、红星盛康油脂等休闲农业项目纳入优先发展的“十个产业项目”中,在项目入园、落地、经营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,重点围绕土地、环保、采购搞好优质服务;2014年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发展农业产业,休闲农业的发展必将从中受益;在县级领导“三联三包”的企业名单中,县长挂帅休闲农庄,深入企业调研,协调解决土地、资金、基地建设等问题;部门领导积极跟进,经信局、水利局、国土局、农办等对口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。
    二、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大众化程度不高。在从事餐饮行业的农庄来看,餐饮特色不明显,消费价格不菲,一般是公款接待及私营企业老板特殊接待多,难以大众化,普通百姓很少涉足;在休闲消费方面,品种单一,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,加上部分企业宣传不到位,本地消费者认可度不高,外地旅游者认知度低,经营处于不饱和状态;在生态观光休闲方面,因企业定位不高,缺乏超前意识,同样存在特色少,加上见效周期长,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是很高,且要承担市场风险。目前,整个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初期探索阶段,群众消费能力有限,要想普及大众,还有一段路要走。
(二)服务管理落后。当前部分企业聘请一些从县职能部门退休的领导担任管理工作,在政治资源、人脉关系、矛盾协调等方面确实能起一定作用。但是,年纪大了,精力有限,自己不是股东,难以竭尽全力去抓好管理工作,尤其是在市场开拓、营销、消费导向等方面是企业的软肋。企业在人才引进投入方面不太重视,也不舍得投入。服务手段不多、不新,对外吸引力不强,知名度不高,在周边县市的辐射力较弱,仅靠县内的消费难以长久支撑。
    (三)产业联盟不紧。目前,休闲农业的利益链条较短,受季节影响明显,与旅游观光业、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联系不够紧密,人流少,企业相关附属设施跟不上,休闲产品、项目得不到充分利用,部分资源闲置,利益没有最大化。缺乏创建品牌的举措,没有品牌,就难以走出去,别人更不会走进来,消费欲望不高。产业之间的互动很弱,产业之间带动效益较差。
    三、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意见
    (一)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。休闲农业要避免彼此间雷同或大同小异,还要避免万花筒式的休闲,必须要树立特色,要因地制宜,充分利用当地资源,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,力求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相互协调、优势互补、相互促进。特色要突出“乡村、自然、生态、环保”等字眼,有别于城市消费,不能简单把城市的厨房、餐桌、娱乐搬到农村,就成了休闲农业,那是错误的认知,没有发展潜力。要把农村特有的文化,包括吹拉弹唱、特殊菜品、特有风情、民间绝技等展示给消费者,最好搭建互动舞台,让城里人体会乡间街坊的乐趣。要让顾客玩的舒心,吃得放心,回去后刻骨铭心,回头客记忆犹新。
    (二)完善建设,提升服务。休闲农业是集观光、娱乐、度假于一体的消费模式,消费者要体验、回味农村特有的文化生活,因此企业必须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在住所卫生、就餐设施、环境、接待礼仪、周边安全等方面下功夫,要让顾客感觉卫生、干净、舒适,享受到规范的服务,感受到宾馆里所没有的温馨,从餐桌到景点、从田间到山间都有服务队伍,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。
(三)加强联盟,带动就业。休闲农业必须要与旅游业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强联盟,互联互动,扩大消费领域,旅游部门加强宣传推介,突出特色产品的制作工艺,让旅游者体味或者体验休闲农业、特色农产品的制作,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、人性化、绿色化、高附加价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。改善当地就业农民工的生活待遇,提高工作积极性,把安排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社会目标。地方政府要把带动多少农民就业、发放了多少工资、绿化多少荒山作为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。
    (四)政策引导,大力支持。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农业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,顺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形势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要积极引导,大张旗鼓进行鼓励、宣传,在媒体上广泛报道;二要统筹规划,要避免休闲农业彼此间互相恶意竞争,在区域布局上进行合理规划;三要资金扶持。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增加资金投入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